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

【電影】浮士德:魔鬼的誘惑

電影:浮士德 魔鬼的誘惑 / Faust (2011)
導演:Aleksandr Sokurov
編劇:Yuriy Arabov (book), 
Aleksandr Sokurov (screenplay), 
Marina Koreneva (screenplay)
國家:俄羅斯

Marlowe的浮士德,應驗了同魔鬼的契約,靈魂被死前所呼喚的魔鬼所帶走;

Goethe的浮士德,說出了與魔鬼打賭的禁言,卻因死前所懷的崇高理想,得到上帝救贖;

Svankmajer的浮士德,逃離了魔鬼掌控,卻逃不過宿命,被路上疾駛而過的車輛帶走生命;

而Sokurov的浮士德呢?



若單單只論結局,那麼我最喜歡的其實是Sokurov的浮士德,因為在眾多版本中,他是最貼近凡夫俗子、也最接近真實的一位。肉體難耐的飢餓與慾望,使他迫切地向魔鬼屈服。然而他在最後卻殺死了魔鬼,殺死罪惡,殺死死亡。

浮士德丟出了石頭,是因為他沒有罪嗎?不,他不僅害死瑪格麗特的弟弟,還讓梅菲斯特毒死她的母親,這些罪孽都使他陷入深深的自責與煎熬。

魔鬼曾對他說,靈魂一點也不重,甚至比一枚銅板還輕。他曾經尋找過靈魂,這也是他在影片一開始時,解剖屍體並將內臟拿出來檢視的最初目的,他在尋找靈魂的存在。

然而在經過慾望的洗禮與掙扎後,浮士德最終所追求的事物,卻連他自己都無法說清楚道明白。

他不知道要去哪裡,只能不斷地拔足向遠方那片什麼也沒有的雪原奔去,是逃離同時也是追尋,上帝與惡魔不復存在,浮士德的命運亦不再被其左右擺佈。

電影最後的鏡頭是浮士德走向一片花白的雪地,為觀眾留下一道美麗而孤獨的背影。


——『越遠越好』,他這麼說道。



在我所看過的四個浮士德版本中,Sokurov所給的結局相當符合現代對存在的詮釋與虛無,人們都知道自己必須不停地往前走,可是終究要到哪去?在那盡頭的彼方會有什麼在等著我們?會有救贖嗎?這些問題的答案,沒人答得上來。



其實這個結局可以是絕望,也可以是救贖,端看觀眾理解中的那片雪地,究竟是虛無,抑或是絕對的自由。人們應當為自己的行動賦予意義。



雖說這是我最喜歡的結局,但這版同時也是讓我在觀影過程中最感到混亂與不適的。原因是Sokurov的畫面經常會出現怪異的比例失衡及角度傾軋,進而造成觀眾視覺上的錯亂。比如下面這張歪到令人感到惴惴不安的冥河河畔。





另一個令我感到不適的地方,是片中人物的肢體語言表現,彷彿木偶戲般,他們經常拉拽著腦袋,四處嗅著、窺探著,有時甚至像是肢體控制不協調般依附在其他事物或人物身上,浮士德就經常和魔鬼(典當鋪老闆)糾纏在一起。



印象讓我最深刻的一幕,是棺材殯儀隊和運著豬隻的車隊雙雙湧進通道裡,在那狹隘的空間裡互相推搡擠兌著對方人馬而行。想像一下棺材(死亡)與豬互相爭道的畫面,這表現手法也是很獨特了。



下面這一幕,就是彷彿得了肢體依附症的魔鬼,黏膩地爬上神壇強行褻瀆耶穌象。



當然這個版本也是有它獨特的美感。下面這一幕是殯儀隊來到山坡上時忽然跑出一票人鬧事,看看這構圖和色調,如果不說的話我還以為自己是在看一副動態油畫。


下面這一幕也挺美,當浮士德沉淪於慾望時,他抱著瑪格麗特傾身墜入湖水的意象中,不見猶豫也不見掙扎,彷彿甘願墮落。而瑪格麗特則是因突如其來的擁抱而微微驚呼,接著表情就這麼凝固了在她臉上,美如畫,真的是美如畫。



不過此版本的敘事與對話並不像Svankmajer版那樣流暢,很多時候對話與畫面搭不太上邊,像是天外飛來一筆一樣,就算我讀過Marlowe和Goethe的劇作,我還是會因為他們突兀的對話而感到困惑

其內容晦澀的程度,讓我不敢說自己理解了Sokurov所要傳達的,如果說要理解一半以上的內容,那麼我至少得再看個兩三遍才能夠辦到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