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威廉.薩默塞特.毛姆 譯者: 宋瑛堂 出版社:麥田 出版日期:2017/04/29 |
原以為面紗這一命題指的是他人臉上的面具,但看完小說後覺得它更像是蒙在主角吉娣眼前的一道紗。由於吉娣從小接受的觀念教育就是以男性為主體而活,導致她的所思所想都像被一層父權文化的面紗所侷限,甚至缺乏掀開那層面紗的「意識」。毛姆給了吉娣一連串的波折,使她最終發現,自我存在的價值並非依附於任何人之上。
除了女性意識外,小說中對於愛情的描寫也佔了相當大的篇幅。不知道這篇作品是不是呈現了毛姆的愛情觀,因為小說裡所有愛情的面貌總是無理又盲目。
「我對妳不抱持幻想,我早知道你傻裡傻氣、輕浮、腦袋空空。但我愛妳,我早知道妳的志向和理想俗不可耐。但我愛妳。我早知道你是二流貨。但我愛你。我盡量對你感興趣的事物感興趣,急著隱藏我並不無知、不低俗、不愛散佈醜聞、不笨的事實,隱藏得好努力,想想多滑稽。我知道妳多麼畏懼高智能,所以我盡全力讓妳以為我是個大笨蛋,和妳認識的其他男人一樣笨。」
其實當時我看到沃特這段告白時是很驚艷(甚至覺得有點浪漫),但後來仔細想想,又覺得沃特說的也不全然正確。首先吉娣有她的優點,她率真、熱情、不拘小節,和沃特的嚴肅和敏感特質全然相反,照理說他們兩人是可以互補的。但沃特卻將吉娣所有優點隱去不說,而是放大那些缺點,營造出一種自己為愛卑微的高尚模樣。最荒謬的是吉娣竟然被說服,認為自己完全和丈夫說的一樣毫無優點。
不過這也是為什麼出軌的人明明是吉娣,最後死的卻是沃特。因為沃特始終無法找到內心的平靜,甚至總帶著自毀傾向。發現吉娣出軌後他偏往瘟疫爆發的地方跑,期望兩人能同歸於盡,而在吉娣懷孕的這段期間,他又將自己逼到了死角,然而這次他沒有其他路可以逃了,於是他決定赴死。
「我們有些人向鴉片尋道,有些人向上帝尋道,有些人則向威士忌尋道,有些人在愛裡尋道。道全是同樣的道,條條通往虛無。」
我很喜歡這段瓦丁頓對人生觀的解釋。而或許修女正是看準了吉娣無法向上帝尋道(畢竟她是會質疑永生與奉獻間的利害關係的人),所以她讓吉娣離開湄潭府。所幸吉娣最後在家鄉找到了內心平靜的所在。
《面紗》雖然不是我內心的滿分作,可是我真的喜歡毛姆在描寫人心時的細膩與犀利,很多時候我總會忍不住停下來琢磨品味其中一句話或一段情節,真要形容的話,我覺得毛姆的作品像一杯陳年烈酒,需要慢慢去品。
不僅是沃特對吉娣,這也體現在吉娣對陶恩森,以及滿族女子對瓦丁頓身上。不論他們所愛的對象是否膚淺或其貌不揚,他們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。
道是路,是行路者。道是一條永恆的路,供萬物行走,但道由心生,非人所建。道即是一切,也是虛空。道是萬物之母,萬物遵道,終將回歸於道。
雖然毛姆將這篇小說的背景設定在瘟疫爆發的東方,同時也加入不少感情元素,不過與其說這是一則神秘又壓抑的愛情故事,倒不如說是女性終於擁有自我意識的故事。
由於吉娣從小接受的教育方針,就是以嫁給有錢有勢的男人為人生目標,而她從母親那裡學來的一切觀念,也都是以男性為中心,所以除了嫁給男人之外,吉娣的人生可以說是毫無意義,她甚至沒有掀開這層面紗的意識也。
而毛姆在這篇小說讓吉娣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,可悲的是她沒能察覺,她以為是,更多時候是你缺乏掀開面紗的意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